Key points of a successful game going globally: from text translation to localization!
Release date:2021-07-15

游戏.jpg


文本翻译不等于本地化!文本翻译不等于本地化!文本翻译不等于本地化!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随着越来越多的游戏布局海外市场,大家才慢慢接触到游戏本地化,而很多的游戏厂家主要做国内市场,对于本地化会相对陌生,或者理解比较表面,不少人认为就是简单的翻译而已。实际上游戏本地化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我们认为它是从产品内的文字、图形、UI到市场营销整个文化上的本地化过程。

如何把握游戏出海的关键--从文本翻译走向本地化?下面我们梳理的两点希望能助您更好的理解。
# 01
理解游戏本地化特殊之处

文本翻译,比较好理解,就是停留在对文本的翻译上,而游戏本地化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为了适应目标市场,它不仅仅是要求语言的转化,还包括文化的地区适应性,依据目标语言的法律法规做出修改,甚至根据目标用户的喜好增加地区特色。 

跨文化能力组织 CultureWizard by RW3 称,跨语言领域沟通涉及八个文化维度。其中,礼数和团体思维这两个维度应该是导致我们本地化特殊和难点的原因所在。

比如,美国游戏市场中关注个性化表达,但如果直接将这些搬到日本,可能会存在冒犯到部分人群,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中国游戏入驻日本的成功率会要更高。我们需要从开始就深入理解目标市场,发现差异,解决衍生的系列问题,确保转换后的游戏体验能引起受众的共鸣。


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点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游戏本身的可本地化性(Localizibility)。
 
简单来说,游戏的可本地化性具体体现在:


  • 需本地化资源的定位和可分语言配置(菜单、消息、配音、音乐、控件、带文字的图片资源等等);

  • 镜像显示界面的考虑(阿拉伯语是从右至左的阅读习惯,不仅仅是文本,界面也是);

  • 拼合式文本的可分语言配置;

  • 文化差异元素的可分语言显示(日期格式、时间格式、数字格式等等)


举个几个简单的例子,手游因为屏幕大小的限制,界面上会存在许多纵向排版的文字;运营活动多以国内时间为基准;还有恰好和中文标签文字等长的控件等等。这些都包含在本地化系统工作中的前期了解阶段。

# 02
理解游戏本地化流程

知道了本地化的特殊性,我们再来了解下一个好的游戏本地化是怎样一步步达成的。
 
1、前期准备
 
想要游戏出海需要提前足够的时间(一般最长一个月最短一周)告知本地化人员产品的类型和名字,介入时间越早越好。另外,明确告知交付时间,如果项目非常急,会适当调度符合要求的备用资源。
 
之后,本地化人员就需要去玩同类型游戏,当然如果能直接在该项目的测试环境里进行试玩是最好的。如果是漫改产品,那么需要提前准备漫画术语,动漫人物名字,技能名字,大概的剧情,甚至去看这个漫画或动画片。
 
2、开始实施

开始本地化过程后,项目经理需要做好统筹工作,一边将游戏研发团队的需求、特点整理明白,另一边则要实时监控整个本地化的工作情况,包括资深玩家译员的调度、统一术语及风格,翻译、设计、配音等工作推进。做一个好的信息转换“工具人”比无脑“传话筒”重要很多。
 
做过本地化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文本是没有上下文的,很多时候全靠猜,文字出现在不同的地方翻译是完全不同的,一句话拆成好几个部分是常有的事。再加上形形色色奇特的道具名也比比皆是,总之,这些完成后交付给游戏产品部门。
 
3、测试

等游戏产品部门做好文本上传后,本地化人员边开始玩游戏和测试。他们测试的重点是语言,有没有出现超框、词不达意、拼写错误、明显的文化错误等,发现各种bug也都要报告。
 
这是必要的。在整个游戏环境内我们能更形象的发现问题,也能解决上面提到的靠猜的部分文本问题。再有经验的本地化人员也有他们意想不到的东西,我们把这些问题都截图出来修改后上交。另外,就是配合游戏研发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反馈做修改。
 
4、总结

在完善了本地化体验并交付后,需要总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整理出项目报告,供后续项目和人员做参考,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